今年冬天預估會比往年來得冷,寒冷的天氣下,與三五好友大啖麻辣鍋可
是一大享受。
饕客盛傳,吃麻辣鍋前先喝杯牛奶有助降低辣對口腔與腸胃的刺激,
只是,看在醫師眼中,這個妙方不但效果有限,更可能因此有侍無恐,
反而加重麻辣鍋對身體組織的刺激。
雙和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詹維軒表示,牛奶可以附著在味覺的乳頭上,
降低味蕾對辣的感受,胃乳的濃度比牛奶更強,附著力更強,
但只要吃進幾口食物後,這些附著的牛奶或胃乳即會隨著食物下肚,
對於降低刺激的效果可說是極為短暫。
保護口腔行不通,但進到腸胃是否對於消化系統可以提供保護效果呢?
這點也令人存疑。雙和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明堯表示,
牛奶中含有蛋白質及脂肪,的確具有保護胃黏膜的效果,可中和刺激性食
物但如果刺激性的食物太強,不論牛奶或是胃乳都無法達到完全保護的效
果還可能因為自以為做好保護措施,未節制的進食,反增加對胃部的傷
害而有些乳糖不耐症患者,喝下過多的牛奶還會造成腹瀉。
有些人平常即補充益生菌來強化腸胃道機能,
陳明堯解釋,益生菌可以改善腸胃道菌叢,或許可以改善消化不良,
但對於麻辣的刺激或傷害則沒有幫助。
麻辣食物下肚 破壞胃黏膜
食用刺激性食物,胃黏膜會遭到破壞,甚至直接傷及胃壁組織,
造成胃發炎、胃潰瘍、甚至胃出血或胃穿孔。臨床上曾接獲患者因出血求
診經檢查發現,患者的胃部黏膜爛爛的,彷彿被燙傷一樣,與典型的胃潰
瘍相比病灶較多、淺且小一問才知道,患者在幾個小時前才吃過麻辣鍋。
陳明堯指出,胃有很多神經,患者會感到脹、痛等反應,端視其接收到的
刺激而定。
吃進麻辣鍋後會感到胃部有麻熱感,這種感受通常不會持續太久,
若隔日仍有麻熱感,很可能是胃已經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
使得黏膜保護力變差,讓胃酸直接刺激神經所致。
吃麻辣鍋時,不但食物本身就具刺激性,且吃的量多、油膩,
再加上一些湯湯水水的,如果本身腸胃功能就不好,
例如腸燥症或是胃食道逆流患者,受到的刺激可就更大了。
胃食道逆流時,甚至會在胃酸的加乘作用後,更加重食道灼燒的情形。
吃麻辣鍋前先喝牛奶,其實與先吃食物墊底的道理相似,都是讓胃部有緩
衝作用減少一下子接觸太過刺激性食物,對胃部造成傷害。
而與喝牛奶相比,以食物墊底應該是更實際的方法。
吃辣前,先吃些食物墊底
陳明堯提醒嗜吃麻辣鍋者,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進食。
先進食不具刺激性的食物墊底,例如白飯、白鍋中的青菜或肉類等,
之後再慢慢加點辣,讓之前的食物與辣食產生中和作用。
最忌諱在完全沒有食物墊底的前提下,
直接讓辣食下肚,對胃的刺激可是既直接又強烈的。
民間偏方效果有限,還是得從減少刺激著手。詹維軒建議,
吃麻辣鍋時盡量不要太燙或太辣,減少食用顆粒粗糙的食材,
例如豆皮或是油條。燙、辣、粗糙對口腔黏膜都是一種刺激與傷害,
加乘下的傷害就更大了。
此外,吃麻辣鍋的頻率不要太高,黏膜組織的修復約需48~72小時,
修復後即無大礙,但若反覆刺激,也會增加病變的機會。
如同喝酒一樣,吃辣的確可以訓練,但可以吃辣並不意味身體組織可以承
受更強的刺激反而容易在沒有警覺的情況下,胃部無聲無息的承受更嚴重
的破壞,如同酗酒者可能千杯不醉,但肝卻壞死一樣。
陳明堯表示,辣對胃並非完全屬負面因子,一點點辣可以刺激胃部血液循
環,強化黏液分泌的功能,有助保護胃部,但如同天平一般小辣有助胃
部功能,太辣對胃部的直接傷害可就遠超過促進血液循環的優點了。
多喝點水 降低刺激性
要減少麻辣鍋對口腔與消化系統的刺激,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先過水,
減低食物的刺激性,但此方式對於嗜吃麻辣鍋的美食者似乎是無法接受的
方法,這時也可選擇在進食過程中,多喝點水,
既然不能在體外稀釋辣度,至少可在胃部稀釋,降低刺激的濃度。
很多人吃得太辣後,猛喝冰開水,詹維軒表示喝冰開水除了降低辣的濃度
外還具有麻痺的效果,這屬於救急的方法,一旦慣用此方法,口腔神經的
感覺會疲乏,愈吃愈辣,對於口腔黏膜的破壞也愈強。
不論對口腔或是消化系統,享用美味麻辣鍋的同時,又想減少對組織
的傷害關鍵在於降低食物的刺激程度,只要掌握關鍵要訣,
美味與健康還是可以同時兼顧的。
J(網路轉載,歡迎分享)
http://www.facebook.com/hilohas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