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極情感性精神病~躁鬱症

2011101720:33

 

 

雙極情感性精神病~躁鬱症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的起伏,快樂、悲傷、生氣都是正常會有的情緒反應,也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然而,躁鬱症是一種使人的情緒高低起伏變化失去控制的一種疾病。這些情緒起伏會影響一個人的思考、感覺、行為、身體健康及日常生活功能表現。有些人以為得這種病,是一件相當丟臉的事情,似乎是病人的罪過。但基本上,罹患躁鬱症並不是誰的錯,也不是虛弱或不穩定人格的結果。它就和一般人會得的糖尿病高血壓一樣,是一種生理上的疾病,而且是可以治療的一種病。

 

躁期的病人常會因為體力、創造力及社交能力的增加而帶來愉悅感,這種感覺很快就失去控制地昇高到躁症發作。典型的躁症患者通常都不會有病識感,不認為自己有病,否認有任何事出問題,且會生氣地指責那些認為他有問題的人。

 

在躁症期間,以下的症狀會持續超過一個星期,且會嚴重到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出現困難:

 

*情緒不尋常的高亢、愉悅或易怒

 

*睡眠需求減少,睡得少也不覺得累仍然精力充沛

 

*說話速度變快,而且常不自主的會想一直說話

 

*思緒想法變得很快速敏捷

 

*注意力容易分散不集中,交談時常有話題變來變去的現象

 

*覺得自己變得很有能力、很偉大或很重要

 

*不會考慮可能發生的不良後果而做些鹵莽的事,例如隨便花錢、不節制的男女關係或性行為、或貿然的花錢投資。

 

*在非常嚴重的患者可能會出現精神病症狀,例如幻覺(聽到或看到一些根本不存在的東西)或妄想(相信一些不真實的事情)。

 

憂鬱期

 

在重鬱期,以下的症狀會持續超過二個星期以上,且會使日常生活的功能產生障礙:

 

*覺得心情低落、憂鬱、或對平常感興趣的事失去興趣

 

*失眠或睡太多

 

*胃口不好吃不下或心情不好拼命吃東西

 

*無法集中精神或注意力、對許多事情常猶豫不決

 

*行為動作或想法變得遲鈍或者會常常不耐煩,坐不住

 

*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或有罪惡感,或變得很沒有自信心或自尊心

 

*覺得體力變差,整天覺得很累

 

*有自殺念頭或行為,腦海常會浮現與死亡有關的想法

 

*嚴重的憂鬱症病人也會出現幻覺或妄想等症狀。

 

 

如果你是躁鬱症患者的家人或朋友,可以了解疾病,它的原因及治療。如果可能的話,與醫生談談,知道當患者即將發作時的行為前兆。當病人好的時候,試著計畫當看到這些症狀時,你該如何反應。

 

(1)鼓勵病人持續治療、看醫生及避免酒精與物質濫用。如果病人治療很長一段時間而症狀沒有改善,或有惱人的副作用,鼓勵病人與醫生討論或尋求其他的看法。與患者一起去看醫生,分享你的觀察。

 

(2)如果你親近的人得了躁鬱症,忽然對你的關心當作是干擾,記得這不是對你的拒絕,而是疾病在影響他的情緒。

 

(3)了解自殺的前兆,嚴肅看待病人所做的任何威脅。如果病人正在交代他的事務、談到自殺、表現出強烈的絕望時,務必尋求醫生或家人、朋友的幫忙。信用問題是重要的,但不能適用於自殺的情況;當情況無法改善時,打119或連絡醫院急診室。一定要強調病人的生命對你和其他人都是非常重要,自殺對你們來說是一項極大的負擔,而非解脫。

 

(4)對那些易有躁症的人,趁情緒穩定的時候,與他一起計畫避免下次發病時所可能產生的問題。你可能討論並訂規則,包括停止信用卡、銀行權益及汽車鎖匙。就像自殺的憂鬱症,無法控制的躁症可能對患者是危險的。住院對兩者來說都是可以救命的。

 

(5)如果你正在照顧一位在家的病人,可能的話輪流照顧,如此才不會使一個家人或朋友過分勞累。

 

(6)當病人正漸漸恢復時,讓他們照自己的步調做,不要期待太高或太低,也不要逼得太緊。記得維持情緒穩定是恢復功能的第一步。另一方面,不要過分保護。試著與他們一起做,而不是替他們做,如此可以讓他們重拾自信感。

 

(7)一旦病人恢復後,正常地對待他們,但是注意他們可能出現的症狀。一旦疾病復發,你可以比患者更早注意到發病的前兆,以關心的態度指出前兆並與醫生討論。

 

(8)你和病人必須知道如何區分心情好的日子與輕躁、心情差的日子與憂鬱之間的分別。躁鬱症患者跟一般人一樣有情緒的起伏,而那並不是他們疾病的一部分。

 

(9)利用來自支持性團體的幫忙。

 

引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醫療區「常見精神疾病簡介」